1991年,周永开从原达县地区纪委书记任上离休。“共产党员只能在职,不克不及退休”,若何再为老庶平易近做点事?他把眼光投向了万源市花萼山,带领庶平易近摸索出了一条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生长门路。
花萼山是川西南最岑岭,海拔2200多米。由于穷,本地人就把树砍掉落当柴烧,拓荒种粮食,生态破坏严重。“要把绿色还给大年夜山。”植树护林的想法主意在周永高兴中生根抽芽。第二年,他花费数万元蓄积购买了一批树苗,在山上租了两间茅草房,带着两位退休干部职工踏上保护花萼山的征程,一驻守就是20余年。其间走遍了11个乡镇30多个村51个组,引导大众投入生态保护事业,植树造林上百亩,用坏了19根拐杖。
1995岁首年代,为对山上林木资本再一次摸底,周永开带着一名领导徒步穿越花萼山,途经量个险峻之地,不当心深陷在积雪中动弹不得,经紧急抢救后才清醒过去。“第二天我醒来找本身的拐杖预备下床,发明杖底与之前不一样了,提起一看,杖底多了一颗防滑铁钉。”尔后,周永开用过的19根拐杖,都有老庶平易近静静钉上的防滑钉。
“他对事业有恒心,永久保持着对党对人平易近的无穷忠诚。修路、通电这些硬骨头,端赖他推着我们走。”与周永开打交道多年的项家坪村党支部书记项尔方表示有些“怕”他。为处理花萼山上不通路、不通电的成绩,周永开放出话:“不让花萼隐士平易近看上电视、坐上车,我就去跳玄天关。”
要在绝壁峭壁上修出一条路,其实不是一件轻易的任务。“难啃的骨头更要啃。”在这时候代,周永开拿出了老纪检“逝世盯硬磨”的毅力,工程进度慢就现场督导,干部行动慢就时辰敲警钟……在他的强力推动下,项家坪村2004年有了一条通村硬化路,2007年成为达州市最后一个摘掉落“无电村”帽子的村落。也在2007年,花萼山成功建成“国度级天然保护区”。如今的花萼山绿意盎然,野鸟争鸣,人与天然一片调和。
“你们空了也去看看花萼山,青山绿树,很好。”周永开高兴地说道。